![]() |
用戶名: | |
密 碼: | |
·找回密碼 記住密碼 | |
![]() |
基本信息 産品名稱:《論語》 所屬系列:開車"讀”四書五經系列 産品重量:150g 産品尺寸:20*14*2cm 産品規格:4CD 出版社:中經錄音錄像中心 ISBN:978-7-88017-311-6 ISRC:CN-A22-09-0013-0/A·I 語種: 簡體中文 主講:郭繼承 名家簡介 郭繼承,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後,任職于中國政法大學倫理學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西文化比較、文化與人生智慧等。其演講內容立足當下時代需要,融會儒、佛、道思想精華,中西合璧,充滿智慧和啓迪,極具感染力。 “四書五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則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的合稱。四書五經爲封建社會文人政客甚至帝王將相必讀之書,它所體現的孔孟哲學思想及爲官從政、爲人處世之道,至今仍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郭繼承,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後,任職于中國政法大學倫理學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西文化比較、文化與人生智慧等。其演講內容立足當下時代需要,融會儒、佛、道思想精華,中西合璧,充滿智慧和啓迪,極具感染力。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道德觀念、倫理思想、政治主張及教育原則,兩千多年來已成爲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無形之魂。《論語》語言精練,含義深刻,其中許多語句至今仍被世人奉爲至理箴言。本産品從孔子的人生際遇、《論語》的核心精神——仁、《論語》與民族精神、《論語》與人生智慧四個方面,全新解讀《論語》,並將《論語》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助你收獲大智慧大啓迪,活出人生妙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曆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于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一些方士及一些書本),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爲《張侯論》。此本成爲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爲之語曰:‘欲爲《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馀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 在家族中年齡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爲孔老二,春秋時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其父叔梁纥,其母顔氏名徵在。孔子享年72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學家。他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糧倉)與乘田(管理牲畜)。他雖然生活貧苦,但好學上進善于取法他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識淵博,開始授徒講學,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下移,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四書五經系列作品
公司簡介 卡爾博學文化公司,是國內唯一專門從事“開車讀書”産品開發、制作、發行的公司。公司將古今中外各種圖書的精華內容以最精彩的方式制作成CD形式的Carbook,供開車的朋友在路上邊開車邊“讀”書。 |
|
|||||
|